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110 lines (79 loc) · 6.08 KB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110 lines (79 loc) · 6.08 KB

分类网络最新进展

Self-training with Noisy Student improves ImageNet classification

CVPR2020

Method

  • 在有标签数据上训练Teacher,在无标签数据上预测伪标签
  • 用有标签数据和伪标签数据从头训练一个Student模型,Student模型
  • 把Student当成Teacher,迭代,效果最好的是迭代三次

特别的地方在于:

  • model noise: Student比Teacher大,多了Dropout和stochastic depth(训练时,重复的block中,某些会被设置成identity)
  • data noise:训练数据加Data augumentation()
  • 一些trick:
    • Teacher网络置信度低的,不会用于训练;
    • ImageNet每个类的图像数量差不多,因此带伪标签的unlabel data也在类别上做了平衡,数量多的类只保存一部分,数量少的类多复制几份

效果

感觉其实这些操作平平无奇,效果比有监督的EfficientNet-L2(480M,85.5%)提升了一点:(480M,88.7%)

Meta Pseudo Labels

Motivation

使用伪标签无监督学习的方法,因为伪标签可能是错的,所以Student不能超越Teacher,如果能让Teacher在过程中也得到训练,输出更好的标签,Student就有希望输出更好的结果。

Method

  • 在有标签数据上先训练一个Teacher,在无标签数据上预测伪标签
  • 用伪标签数据训练Student
  • Student在有标签数据上测试,得到Loss
  • Teacher根据Student在有标签数据上的Loss,对自身权重进行修正(关键就在于如何修正)

Detail

假如用伪标签方案训练Student,那么训练目标可以这样表示: $$\theta_{S}^PL = argmin_{\theta_S} L_u(\theta_T, \theta_S)$$

其中,$$L_u(\theta_T, \theta_S) = E_{x_u}[CE(T(x_u; \theta_T), S(x_u; \theta_S))]$$

如果根据Student在有标签数据集上的表现,优化Teacher,那这个目标可以表示为:$$ min_{\theta_T} L_l (\theta_{S}^{PL}(\theta_T))$$

其中,$$\theta_{S}^{PL}(\theta_T)$$就是伪标签方案下,在Teacher网络的参数$$\theta_T$$下,优化出的最优Student参数,即$$argmin_{\theta_S} L_u(\theta_T, \theta_S)$$

所以问题就在于如何解这个优化问题:$$ min_{\theta_T} L_l (\theta_{S}^{PL}(\theta_T))$$,

首先$$\theta_{S}^{PL}(\theta_T)$$可以通过梯度下降法迭代得到,但它是一个多步的优化过程才能得到的结果,我们用单步优化的结果来近似:$$\theta_{S}^{PL}(\theta_T)=\theta_S - \eta_S * \triangledown_{\theta_S}L_u(\theta_T, \theta_S)$$,那么优化目标就变成了:$$ min_{\theta_T} L_l (\theta_S - \eta_S * \triangledown_{\theta_S}L_u(\theta_T, \theta_S))$$;

那么每在伪标签数据上更新一次Student,就可以在有标签数据上算出Teacher的权重更新量,对Teacher进行更新:$$\theta_T=\theta_T-\eta_T\triangledown_{\theta_T} L_l (\theta_S - \eta_S * \triangledown_{\theta_S}L_u(\theta_T, \theta_S))$$,其中两个梯度都是对CE求导,因此这个更新量可以很容易地求出来;

辅助Loss

单独用上面的方法已经可以得到不错的结果了,但如果在训练的时候,配合其他Loss训练,效果更佳;文中提及了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ion的一些方法,可以在论文附录查询到。

效果

在ImageNet上首次干到了90.2%的top1 ACC

EfficientNet: Rethinking model scaling fo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

Motivation

这篇论文我更愿意称其为实验报告,研究了如何扩展网络的input resolution, width(channel数), depth(layer数),才能得到性价比最高的网络

Observation

这篇文章基于两个observation来调整网络规模:

  • 增加输入/宽度/深度,都能提高模型效果,但存在边际效应,加的太多提升不明显;
  • 因此,与其把多出来的算力堆在单个维度上,不如同时扩张三个维度;

Method

具体的扩张策略如下:

  • 假设depth变成$$\alpha$$倍,那么FLOPS会变为$$\alpha$$倍,假设width(卷积的输入和输出通道数)变为$$\beta$$倍,那么FLOPS会变为$$\beta^2$$倍,假设输入宽度变为$$\gamma$$,那么FLOPS变为$$\gamma^2$$;
  • 我们希望调整参数后,FLOPS变为$$2^{\phi}$$,那么就要求$$\alpha * \beta^2 * \gamma^2=2$$,因此具体的调整策略就变成了:
  • depth: $$d=\alpha^\phi$$
  • width: $$w=\beta^\phi$$
  • resolution: $$r = \gamma^\phi$$
  • st: $$\alpha * \beta^2 * \gamma^2=2$$, $$\alpha>1, \beta>1, \gamma>1$$

Network

在各种基础网络上试了这个策略,发现Mnas上改出来的最好,网络结构大概长这样,但是size会有所不同,比如EfficientNet-B0就是

Result

MLP-Mixer: An all-MLP Architecture for Vision

使用MLP代替卷积,保留skip connection和normalization,在ImageNet上最高达到87.94%

Method

  • 将图像分成S个PxP大小的patch,每个patch(n c p p) reshape成(n c p*p)的tensor
  • 用一个矩阵乘法先将每个patch处理一下reproject到n * C,所有 patch合起来就是n * S * C的tensor X
  • 接下来开始mlp:
    • $$U=X+W_2\sigma(W_1 Layer Norm(X))$$
    • 对X做layer norm
    • 先对每个patch做乘法,$$WX$$,变成$$nS1C$$
    • 做一个非线性变换$$\sigma$$,这里用的是GELU
    • 再做一个乘法,从$$nS1C$$变成$$nSC$$
    • 再做一个残差加上X
    • 这里不同channel之间的权重是共享的,用来减少参数数量
    • 由于中间token数量变了,patch数目没变,起一个花里胡哨的名字,把patch叫做token,乘法叫做token-mixing,也就是将同个通道不同token先混合一下
    • 再做一个MLP:$$Y=U+W_4\sigma(W_3 Layer Norm(U))$$
    • 也是一样的操作,不同之处在于中间是channel数量变了,后面又变回来,所以叫channel-mixing
  • 每个mlp-mixer block都做四次乘法,把$$nSC$$的tensor变成$$nSC$$
  • 网络最后接一个Global Average Pooling做分类
  • 训练的时候也是一样预训练+finetune

MLP-Mixer的卷积本质

  • 一开始分不同patch,其实就是一个$$PP$$,stride为$$PP$$的卷积
  • 不同位置相同通道的混合,可以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 ·- 同个位置不同通道的混合,可以用一个1x1的卷积代替